总经理手册

新形势下建筑企业如何有效防范经营风险
在市场竞争日益恶化且经营风险越来越大的背景下,建筑企业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与竞争优劣势,破除“经营规模至上、先做大再做强”的理念,坚持“规模底线、效益效率至上、高质量发展”的理念,聚焦核心主责主业,坚守市场经营底线,谨慎承接投资项目,优化业绩考核体系,推进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,强化重点工作任务督查督办,严格落实经营责任追究机制,确保落实经营风险防范措施,全面降低企业经营风险,推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,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立于不败之地。

中国建筑2022年年报解读
房建业务是中国建筑的传统业务,2022年全年新签合同额 24,728 亿元,同比增长 9.9%;实现营业收入 12,651 亿元,同比增长 10.3%;实现毛利 1,007亿元,同比增长 12.2%,毛利率从2018年的6.7%提升到7.9%,提升了1.2个百分点。

央企经营考核指标变化对建筑央企的影响
这次央企经营指标体系调整表面上来看相差无几,实则背后大有门道。经营业绩考核向来被称为央企经营活动的“指挥棒”和“风向标”,而考核指标的变更与调整折射出的是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。本文拟通过对央企经营指标体系调整变迁历程、实施背景、产生影响进行初略的探讨,并结合建筑央企的具体情况与实践提出相应的应对之道,以期更好地推进建筑央企高质量发展。

建筑企业如何通过平衡计分卡构建价值创造指标体系?
为落实对标世界一流价值创造行动,建筑企业首先应建立价值创造指标体系,通过对标找出与标杆企业的差距,分析产生差距的深层次原因及企业存在的核心问题,从问题出发制定改进措施,提升企业效益效率。

快速变化的环境下战略管理的关注要点
战略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,它可以帮助企业明确目标、确定方向、优化资源配置、提高绩效和竞争力。关键在于,企业需要将战略与实际行动相结合,注重执行和学习,不断优化和调整战略,以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。

战略规划中期评估与修编该怎么做?
建筑企业应以“十四五”规划中期评估与修编为抓手,主动适应内外环境变化,把握未来发展趋势,以战略为引领,确保企业活下去、活得好、活得久。